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?
退休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+过渡性养老金。
基础养老金=退休时平均工资×(1+平均缴费指数)÷2×累计缴费年限×1%。
这里的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人员所在地区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。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养老保险金,要高于欠发达地区。
而平均缴费指数指的参保人选择的缴纳比例。一般来说缴费指数在0.6-3之间。从这里也能看出,社保的缴费比例越高,相应的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。
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,退休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的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,除以2以后的平均值作为计发基数,为缴费一年发给1%的基础养老金,其中本人的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,就是按照退休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的平均缴纳指数。
退休养老金一般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,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:基础养老金=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(1+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/2 *
缴费年限*1
%,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: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/计发月数。举例计算,北京某一名职工,2010年年满60岁后退休,上一年度的北京市月平均工资水平为3566元,该职工的缴费年限一共为15年,截止退休时个人账户***有5万元,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.6。那么,他的基础养老金=(3566元+3566
元*0.6)+2*15*1%=427.92元。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=50000元/139 = 359.79
元。上列两项合并,他的月退休养老金为427.92元+359.79元=787.71元。
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
退休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+过渡性养老金。
1、基础养老金
基础养老金=退休时平均工资×(1+平均缴费指数)÷2×累计缴费年限×1%。
这里的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人员所在地区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。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养老保险金,要高于欠发达地区。
而平均缴费指数指的参保人选择的缴纳比例。一般来说缴费指数在0.6-3之间。从这里也能看出,社保的缴费比例越高,相应的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。
累计缴费年限既包括实际缴费年限,也包括视同缴费年限。
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÷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。
个人账户余额,一般我们通过社保系统都可以查得到。它是按照每月缴费基数的8%划入,2005年以前按照11%。每年还会根据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发记账利息,过去利率比较低,但是现在利率一般在7%~8%之间。
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表是人社部统一公布,从40岁到70岁都有一个养老金计发月数。40岁以下,70岁以上分别按照40岁和70岁计算。这个表从2005年制定后并没有修订过,未来有可能修订。60岁退休是139个月,50岁退休是195个月。
2023年1月退休怎么计算退休金?
计算方法如下:
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,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:
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
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储存额÷计发月数(50岁为195、55岁为170、60岁为139,不再统一是120了)基础养老金=(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2×缴费年限×1%=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(1+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÷2×缴费年限×1%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